- ·防城港市新闻网开设3·15专题
- ·建市20年我市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防城港市灭火应急救援水平不断提升
- ·防城港港口区风情步行街现“海盗风” 井盖涂鸦
- ·防城港市统计局电话
- ·耕山植树奔小康
- ·防城港港口西湾绿道路灯工程竣工 给海湾新区平添“亮丽”
- ·上思县人大办公室电话
- ·防城港市盘点今年“三月三” 旅游赚了一亿三
- ·我国西部首座核电站广西防城港核电站下半年正式发电
- ·广西三月三假期返程车流高峰将现 一些路段车辆排队超3公里
- ·2013年防城港市国际海上龙舟节活动方案
- ·上思民族特色产业示范园凸显“土”色效应
- ·举全县之力加快推进脱贫摘帽工作 ——访上思县县委书记黎家迎
- ·市政协会同有关部门协商督办重点提案
- ·防城区: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防城港市分行电话
- ·防城港突出边境特色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发展大旅游带动边海经济大发展
- ·林木“泔水”喂出美丽企业
- ·南防高铁将于12月30日通车 票价56元和46.5元
- ·防城区那良镇大村芋檬跻身“十大名菜”
- ·生活垃圾处理费或随水费收取
- ·广西防城港东兴: 边海门户 开放前沿
- ·防城港:老党员临终不忘交党费
- ·广西2月空气质量:防城港第一 桂林最差
- ·防城港多措并举 争当“全国沿边开发开放排头兵”
- ·求玉之全者 谋商之兴也——记防城港玉林商会
- ·防城港交警提前6天进入春运状态
- ·防城港重大项目拉动投资快速发展
- ·大西南临港工业园供水工程预计年前全部完工
沿边风光好——防城区积极推进边关生态乡村示范点建设纪实
防城区扶隆镇在乡村建设示范点打造中,既注重净化、绿化和亮化,又充分考虑民间本土特色。图为近日一游客在那果村水车组体验水车的韵味。 高源昌 摄
防城区大菉镇那排村在建设生态家园中,把发展珍稀植物与致富产业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诚信计生户和计生协会会员种植沉香树。目前,全村引种沉香树3000多亩。图为村民在育苗基地上除草。 邓爱殷 摄
防城区依托沿边沿海的区域优势,凭借乡村建设这股强劲东风,深入推进边关生态乡村示范点建设,通过点面结合,示范带动,沿边村组示范点构成了一幅幅美丽风景画。
缔结边境友好 共建美丽界河
峒中镇地处防城区最西端,西南与越南广宁省平辽县山水相连,有7个村处在边境线上。双方边民聚居地大多以河为界,在“清洁乡村”活动开展前,由于边境线较长,边民保洁意识不强,双方部分边民往往习惯将生活垃圾往界河一倒了之,如遇汛期或大雨冲刷,垃圾袋到处漂挂,很不雅观,影响双方的国门形象。由于是两国界河,垃圾处理起来比较困难,给边境乡镇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带来诸多压力。2014年3月以来,应越方要求并报我方相关部门同意,该区峒中镇先后组织峒中、尚义、坤闵、板兴4个边境村分别与越南广宁省平辽县横模社、同文社等7个边境村缔结为友好村。利用两国国庆、春节、“三月三”等重要节日进行互访交流、协商,共商维护双边界河的环境卫生大计。
经协商,双方约定:各自对己方边民做好宣传工作,教育边民增强环保意识,不乱丢垃圾,积极保护界河的清洁。加强两国边民的互相监督和沟通,双方定期开展以环境卫生整治为内容的共创“美丽界河”主题联谊活动。经过中越双方的共同努力,界河的环境卫生有了较大改观,为边境地区的生态乡村建设增添亮丽的色彩。
该区区、乡镇两级通过专项资金、整合部门资金、挂钩联系单位捐款先后投入280多万元,在峒中镇等边境一线村、组建设清洁乡村、生态乡村示范点100多个,按照生态、宜居、本土、特色的要求,着力提升示范点的品位,为树立国门形象奠定了基础。
2014年春节期间,峒中镇板典村丽观组示范点作为边境一线清洁乡村典范接待了越南平辽县横模社、同文社的参观团,深得好评。
那良镇滩散村与越南广宁省芒街市保肯村隔江相望,滩散边民互市贸易点是防城边境合作区的重要阵地之一。
2014年以来,滩散村定期组织群众开展“美丽界河”行动,对辖区北仑河边境一线的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保持界河周边环境的整洁,维护我国形象。至目前,该村累计参与界河环境卫生整治人数达6500多人次,进一步增强了公民的爱国和环保意识。
2014年8月26日,滩散村与越南芒街市海山社保肯村签订“友好村屯协议”缔结为友好村。自签订协议以来,双方在乡村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互动频繁,增进了双边村民友谊,促进了边境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注重示范引领 产业联动边关
该区把沿边口岸贸易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让乡村建设赋予产业发展、生态旅游的内涵。
坐落在沿边互市贸易点的滩散村和里火村,示范点建设以边境贸易和旅游产业为主轴线,做到清洁、生态、产业、旅游同步发展。
那良镇、滩散村和里火村两级干部意识到,不断提升贸易附加值,才是村民致富的突破口,通过村“两委”干部和致富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群众直接参与边境贸易。同时,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先后在那良镇滩散村引进北仑河漂流景区项目建设,漂流景区以激情漂流为主,集水上运动,中越特色餐饮、烧烤、购物、中越边关风情表演、森林生态游、休闲度假、源头探险和徒步登山运动为一体,年接待游客逾15万人次。项目的落成,使滩散村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解决了滩散村的100多个就业问题,每年人均纯收入20000元。
该区用足、用活边贸政策。将民政、扶贫、卫生计生等部门各种优惠政策统一整合,在里火村组建了一支计划生育协会板车服务队,对计划生育协会骨干会员在购买板车时给予1000元的资助。并逐步建立边贸互助组等互市贸易组织。今年1月至5月,共引导和帮扶3200名群众参与边贸业,利用进驻边贸互市点的40多家公司,带动和帮扶周边村民致富,参与的边民月人均收入2600多元以上。
目前,辖区的文昌、江山、那良、峒中等乡镇(街道)边境线上近100多个示范点在巩固提升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