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扎实开展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
- ·水牛陷泥潭 村警解民忧
- ·防城港市代表团参加两广城市旅游合作(钦州)联席会议
- ·助推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访防城港市政协委员李健全
- ·全市反贪办案工作取得新突破
- ·北海、防城港两地首次开行旅列 全程约1个半小时
- ·防城区十万山瑶族乡政府公租房项目竣工
- ·2013年白浪滩比基尼大赛即将开启!
- ·新修订《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条例》将于10月1日实施
- ·防城港加快发展海洋渔业 助推边海经济带建设
- ·防城港今年推进38个港口建设项目
- ·江平镇被授予“广西特色文化名镇”称号
- ·港口区惊现“绷带楼”
- ·防城港市发明专利授权增长率居广西第一
- ·防城港全市取消减免涉及企业和社会收费项目58项
- ·防城港市组织收听收看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
- ·吃完五颗荔枝就开车小心“酒驾”
- ·2013年市直机关干部职工运动会在桃花湾体育馆内举行
- ·防城港港口区:农业科学种养带来新成效
- ·防城区龙舟竞渡闹端午
- ·防城区加快防城江沿江景观带的绿化建设
- ·防城区那良镇大村芋檬跻身“十大名菜”
- ·防城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接待代表日”活动走进上思
- ·防城区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河豚、毒蘑菇行为
- ·防城港市党政主要领导调研城建项目
- ·防城刑侦大队破获一起QQ诈骗案
- ·广西东兴:中国“西部特区”阔步走来
- ·下周一 穿短袖的“夏天”将告结束
-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期限延长至20年
- ·防城港江山半岛环岛公路扩建工程加快建设
防城港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内容
一、发展目标
以建设北部湾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突出“滨海”、“门户”、“生态”特色,优化产业发展格局,构筑“一带、两区、两山、三品牌”旅游发展框架,大力发展滨海休闲度假、中越边境跨国旅游、森林养生度假、民族风情等产品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上山、下海、出国”立体旅游格局,完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素质,发挥产业功能,推动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把防城港市建成区域性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中越跨国旅游集散中心,中国-东盟旅游合作示范区。
到2020年,全市启动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1个以上,新增AAAA级景区3个,新建达到五星级标准的酒店5家,新增四星级标准酒店8家,全市乡村旅游区和农家乐达到100家以上,旅行社达到35家。年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2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180亿元。使旅游业成为防城港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和现代服务业龙头。
二、 打造“1223”旅游战略格局
根据防城港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情况与全域旅游发展趋势,打破传统景区藩篱,按照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原则,基于旅游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全域旅游”模式,与“全域防城港”建设相结合,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推动我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十三五”期间,加快构筑“1223”即“一带、两区、两山、三品牌”的北部湾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大格局。
一带:边海旅游带,海路东起企沙半岛,西至北仑河口,陆路东起竹山,西至峒中。边海旅游带融合了广西南北旅游带和边关风情旅游带,是防城港市边境旅游试验区的重点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地带、建设区域性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撑。
两区: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以中国东兴市部分行政区域和越南芒街市部分行政区域为合作区范围,共建跨境旅游合作区,构建旅游对外开放新格局。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继续推进创AAAAA工程,大力发展海滨旅游、海上旅游、海底旅游等旅游新业态,打造成为北部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山:重点规划建设十万大山和南山,突显“北部湾绿肺”的主题形象,建设区内外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依托十万大山,建设十万大山国际山地旅游区;依托南山,建设南山文化旅游度假区。
三品牌:滨海休闲旅游品牌:整合防城港三岛三湾、京族三岛、北仑河口、竹山等滨海休闲度假旅游资源,打造北部湾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品牌;边海跨国旅游品牌:整合东兴边城、中越边境口岸集市、北仑河等边境旅游资源,挖掘边关历史文化、边境民族文化、边贸市井文化,开发中越边境旅游和北部湾海上旅游,打造北部湾边海跨国旅游品牌;生态体验旅游品牌:整合打造北部湾生态体验旅游品牌。依托十万大山、南山、金花茶保护区优良的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依托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美的滨海风光,开发滨海生态旅游;加强同农林产业的联动发展,开发农林生态观光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