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车镇一非法行医诊所被取缔
- ·绿色生态网豪迈铺开 ——防城港市加快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 ·防城港核电项目进展情况介绍
- ·防城港上思:十万大山变身林海雪原
- ·防城港市无线电管理处电话
- ·三中全会公报在防城港市引起强烈反响
- ·防城港市工业迅猛发展探秘系列报道之三
- ·中国人民银行防城港市中心支行电话
- ·防城港“黑户”男子患绝症 村警三天圆其名分梦
- ·农融副市长简历和工作分工
- ·防城大队着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 ·防城港市台办电话
- ·防城港核电1号机组首次实现100%满功率运行
- ·防城港市举办2016年迎春文艺晚会
- ·海丝路”北部湾沿海三市摄影作品展在我市开展
- ·防城港进境水果指定口岸通过国家考核验收
- ·防城港市举办“全民阅读·书香防城港”读书活动
- ·2014年市十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出炉
- ·全域防城港”描绘城乡建设蓝图
- ·3月份防城港市CPI同比上涨0.6%
- ·防城港:经济与文化齐头并进的多民族城市
- ·东兴口岸出入境人数持续“火爆”
- ·防城港100多名青年在中越友谊林种下164棵树
- ·港口区工商部门多措并举提升服务质量纪实
- ·中国华粮物流集团防城港国家粮食储备库电话
- ·防城口岸硫磺进口量全国第一
- ·非洲“火龙果之母”来防城华石一火龙果基地当场长
- ·防城港市两年投入12亿元帮扶十万大山山区建设
- ·1-10月,防城港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约17.3%
- ·防城港白鹭归来
“郑米特”的圩情民意
之前,别人不叫他“郑米特”,只会直呼其名郑斯福。后来,他出入口岸,勤于边贸,2011年当选了村党支部书记,“郑米特”才慢慢叫响。
“郑米特”为外来语,是越南人对他的尊称,翻译过来即“郑支书”之意。
郑斯福,防城区峒中镇峒中村人,36岁,现任村支书兼村委主任。
过境闯荡 学习语言
1996年,郑斯福19岁,高中毕业在家无所事事。某日,随朋友过境越南,意欲学做生意。
但做生意本来就难,到异国做生意更难。本金少不说,与人交流根本就语言不通。可郑斯福硬撑着,依仗一副笑脸,比手画脚,一路南下,抵达西贡。
如此往返多次,两年有余,郑斯福钱没赚到一分,差点越语要比粤语讲得还流利。
广东打工 积累经验
1998年,郑斯福收起出国闯荡之心,转身拐道广东,到中山市打工。
做机械工,最讲求脑子和手脚灵活。郑斯福头壳不大,身子细瘦,却精灵如猴。3个月工夫,被提拔为车间主任。8个月刚满,他老哥子领完工资,屁股一拍,拜拜了。他说,那种劳动强度,对他这种单薄之人,很不宜久战,点到为止就好。
200多天,不长不短,但体验与经验,效率与速度,应知应会的,他都拿到手了。
回归乡里 专事经纪
1999年,郑斯福返乡,将自己闯荡过的两条线路接通,做起经纪人兼翻译。一面到越南找寻老板,带他们前往广东进货,兼做翻译;一面在广东结识众多厂家业主,为他们推销产品,做销售。两头不挂空,着着有收入。
从此,过往支出,始有回报。人生进入进账时期。3年付出,收获8载,盆满钵满。
转身边贸 潜心致富
2007年,家乡红红火火的边境贸易,让郑斯福无法按捺住跃跃欲试的心。他毅然转身边贸,做起海产品进口和药材出口的营生。
归功于他得了“天时地利人和”之气,迄今7年有余,笔笔生意,有赚无亏。但问他共赚了多少钱,回答是,可能知道一年花了多少,却不清楚赚了多少。
他说,他赚下的钱,该花的花,剩下的交老婆管理。一年下来起码也花它三四万元吧。
顺应民意 建议设圩
郑斯福富了,不忘街坊邻里。
峒中村紧挨峒中口岸,他做经纪人那会儿,就经常帮村民穿针引线,介绍工作,撮合生意。
2003年,他了解到防城山区乡镇唯独峒中没有圩日的情况,就在个人先期调研、获取一定群众的基础上,再与口岸负责人、村老支书深入调研,普获民众意愿后,向上级有关部门建议峒中设圩。同时出资请来防城区文工团,歌舞三天,广而告之。自此,峒中逢农历3、6、9日为圩。
同年,郑斯福加入中国共产党。
现在峒中口岸做边贸、经商的几百人中,有近百人是郑斯福一手带出来的。本村中七组的郑斯勇,从一个不懂边贸的毛头小伙,如今成为独闯凭祥的大老板了。2900多人的峒中村,参与边贸的边民逾500人。村里劳力无一闲人。
2011年,村级组织换届,郑斯福与老支书PK,高票当选,身兼两职。
郑斯福任前,该村农民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去年增至7549元,其中边贸收入占了六七成。峒中村成了边贸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