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城港市委宣传部电话
- ·狠抓应急值守 做好全面准备 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江山半岛公众微信平台变身“微导游”
- ·防城港市迅速行动 冲刺第三产业发展目标
- ·平稳开局 态势向好 ——今年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 ·防城港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电话
- ·我市多措并举编织森林防火网
-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到定点扶持贫困村调研
- ·防城港湿地公园“牧牛景观”不再 公园恢复本来面目
- ·防城港市治理能力排名列14地市之首
- ·大西南临港工业园供水工程预计年前全部完工
- ·防城港市GDP增幅“广西第一”从何而来?
- ·防城港气候概况
- ·防城港市荣获第五届广西园博会多个奖项
- ·“京族荣誉村民”是民警最看重的荣誉
- ·上思县公安局严厉打击和遏制各种赌博活动
- ·台风“海燕”11月10日下午开始影响我市
- ·防城港三月三假期气温忽高忽低有风有雨
- ·防城港海鲜价格下降了!
- ·防城港市中医医院20名医生献血救同事
- ·港口区惊现“绷带楼”
- ·防城港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电话
- ·消费者买到假“红牛”,工商调解获10倍赔偿
- ·“先行”行出成果 “先试”试出繁荣
- ·防城港:泥丁养殖是条致富的好路子
- ·2014年防城港市农村信用社招聘启事
- ·防城港首批进口麒麟菜昨日进厂入库
- ·“爱心相伴•快乐六一”活动走进马路镇冲榄小学
- ·“同心·农村教育烛光行动”教师培训班开班
- ·防城港市形象宣传语征集启事,最高奖励人民币30000元
2014年防城港市边境民间文化旅游节精彩上演
4月2日,广西首个“三月三”公众假日,也是广西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地处中越边境的防城区峒中镇江口村青山如黛,彩灯高挂,车辆在沿边公路上排起了一条长龙,数千当地群众、外地游客源源不断地朝着江口村新村委会方向涌去……江口村披上了节日的盛装。随着瑞鼓擂响,壮族长老喃唱开台鼓歌:“瑞鼓响震三月三,乐了山路十八弯;壮胞瑶胞聚一堂,同庆佳节大联欢。瑞鼓响震三月三,乐了南疆座座山;座座山岭同祝愿,幸福吉祥满边关……”这一首激情鼓歌的开唱宣布“打起陀螺唱起歌”——2014年防城港市边境“三月三”民间文化旅游节正式开幕!
此次文化旅游节节庆活动内容丰富、规模较往年大,重点突出边境地区陀螺文化特色和壮族瑶族民俗特点,有陀螺王决赛、山歌王决赛、瑶族歌舞、大板瑶婚俗、打狗、打尺、情歌对唱等民俗表演和壮瑶汉美食展示。越南海河县、平辽县、芒街市等民间陀螺手、山歌手应邀前来参赛和进行文化交流。
陀螺比赛、山歌比赛、对歌、瑶族刺绣展示、大板瑶婚俗展示、瑶族跳盘王和壮族跳天等特色彰显、风情浓郁的原生态节目被广西电视台现场直播,表演和比赛现场里三层、外三层被观众围得密不透风,喝彩声、助威声、鼓掌声,声声响起。
防城区文化馆推出的表演节目《客家民瑶联唱》,高林瑶寨民族风情艺术团表演的《瑶族服饰走秀 》,越南芒街市表演队的北宁民歌《三官钱》,越南海河县李氏秋垂演唱的越南民歌《思念如愿》, 广西著名歌手杨洁、陈煜生演唱的京族音乐剧《过桥风吹》选段《以为跑赢了时间》,越南平辽县表演队的歌舞《相爱的平辽》,河池市民协姚亮表演定音铜鼓《歌仙故乡我的家》,世界变脸王韦瑞群变脸表演,江口陀螺队和那良陀螺队的空中陀螺表演等一个个精彩节目把本次民间文化旅游节活动推向了高潮,让现场观众、电视观众享受了一顿视觉文化大餐。
据悉,为营造浓厚的“三月三”节庆气氛,进一步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打造本地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文化旅游旺市,由市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牵头承办了此次旅游节活动。 在一天的活动中决出了各项比赛的优秀奖和一、二、三等奖等奖项。中央媒体、自治区主流媒体、本市媒体记者现场采访报道,广西电视台资讯频道进行现场直播。
文化旅游节当天,江口村及周边村的一些村民制作有特色的当地小吃出售给游客。那蒙村的甲大妈得知要在江口村举办活动,提前3天就开始做粽子,一个人忙不过来还请来了亲戚帮忙,共做了大小600个“簕鼓粽”,想不到游客还挺喜欢的,在现场被抢购一空。甲大妈乐了半天,她说,明年“三月三”时再做多一点。
据了解,簕鼓,学名芦蔸,是当地山上生长的植物,用簕鼓叶做的粽子有清热解毒、清火去湿的功效,尤其是小孩子感冒发烧时吃这种粽子比较好。
刺绣“活化石”亮相
来自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黄老师,特意带来一副自己亲手制作,被誉为刺绣“活化石”的马尾绣刺绣作品,现场向广大民众讲解马尾绣刺绣的相关知识。她说,马尾绣是最古老又最具民族特色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马尾绣的制作过程繁琐复杂,成品古色古香,华美精致,结实耐用。刺绣图案古朴、典雅、抽象并具有固定的框架和模式。为使这一古老的原始艺术能够得到保护和传承,马尾绣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人”抢镜
活动现场,一位姓高的中年男子,上身光着膀子,手里举着两朵雨伞般大小的野生灵芝,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穿梭往来,边走边吆喝,其独特的造型顿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高先生说,这两朵灵芝,大一点的那朵是从越南边民手上买来的,而另一朵是在本地深山里采摘的,最大那朵大约有3公斤重,卖价3000元。翻看灵芝背面,数层灵芝重重叠叠,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如此大的灵芝引来了众多人围观询问并拍照留影。
4月1日,港口区歌友在“三月三”渔家歌会上表演舞蹈。
当天上午,由港口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广电局、公车镇政府主办,港口区文化馆、公车镇文体广电站承办的2014年港口区“三月三”渔家歌会在公车镇公车村举行。港口区400多名歌友欢聚一堂,以歌会友,用优美的歌声宣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的群众路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伟大的中国梦。蒋竞娆 邓荣林 摄
上思县那歪屯举办民俗文化节
本报上思讯 “三月初四到那歪,窝坡来把山歌赛。舞狮舞鹿多热闹,男女老少乐开怀。”4月3日,农历三月初四,上思县那歪屯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民俗文化节隆重举行(见上图),吸引了该县四面八方的群众自发前来参加。
那歪屯“三月三”歌圩最早可追溯到民国初期,每年农历三月初四始,从那歪屯向公安圩伸延,沿明江畔自上而下,每日一处,即:那歪、平峒、百龙、派豆、赖恒、波渠、那道、板含、公安,三月十六日又从那歪起,依次进行,叫“复坡”,至三月二十七日结束。开始时的歌圩只是人们聚集游乐,玩耍、唱山歌。该县原有11个窝坡点,如今因各种原因只剩那歪一个。每年三月初四,该县临近乡镇的人们络绎不绝聚集那歪屯窝坡。
近年来那歪屯每年成立组委会,在原有基础上又加入打球、象棋等比赛项目,吸引全县篮球和山歌爱好者参加,逐步办成今日的“三月三”民俗文化节。
那歪屯“三月三”民俗文化节虽然是由村民自己组织,但是也得到了该县、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今年的文化节除了舞狮舞鹿和山歌、篮球、象棋等传统比赛项目之外,又比去年多了拔河和滚铁环两项比赛,老人们唱山歌,年轻人赛篮球、拔河,小孩子比赛滚铁环,参赛者乐在其中,观看者也乐得笑开怀,整个那歪屯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磨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