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口岸联检设施项目开工
- ·东兴市扶贫办到长山村举办科学养猪技术培训班
- ·越南成功向韩国市场出口首批新鲜芒果
- ·云南省德宏州学习调研组到东兴试验区调研
- ·东兴消防集中整治全市火灾隐患防范安全事故
- ·东兴市设立多个“首个” 促使中越互通更便利
- ·东兴市开展“守护红树林 绿满北仑河”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
- ·现代金融与商务物流融合发展 广西东兴打造边贸标杆城市
- ·东兴市金邦·金科华庭
- ·东兴:京族医药独特民族风引游客关注
- ·东兴市投入2081万元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 ·东兴市锦绣华庭
- ·东兴市扶贫办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工程
- ·2014年东兴巫头哈节花絮
- ·2015年东兴市招商引资到位65亿元
- ·东兴5家红木企业亮相中国-东盟博览会林木展
- ·东兴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六年居广西第一
- ·东兴警方成功协助解救移交一名被拐卖越南妇女
- ·东兴市召开2016年第三季度防范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工作会议
- ·从白手起家到收入百万
- ·国务院棚户区改造工作督查组到东兴督查棚户区改造
- ·广西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 ·2013年京族哈节将于7月16日至21日在金滩隆重举行
- ·越南驻华大使邓明魁到东兴考察
- ·东兴出境游人数日均超千人
- ·微信公众号的九大妙招
- ·东兴计生局
- ·广西东兴边检站成功救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猴面鹰
- ·广西东兴边检站召开党委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
- ·网际快吧-东兴网吧
电商“不设防”的防城港
“大清国钦州界”一号界碑、东南亚红木一条街、东兴口岸的越南特色购物街和免税商店……
8月23日,本报记者团在广西防城港一路走来,更像是一次边境之旅。这座边境之城将地缘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在对接东盟、紧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现跨越发展上打出了一副漂亮的“牌”,也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这座边境之城与湛江的发展环境迥异,它有什么发展路径和经验可供湛江“参考”或学习?当天的行程结束后,记者梳理了一下各参观点的发展战略,发现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电商”。
第一站:东兴红木文化城
“虚实相生”的红木生意经
防城港市下辖的东兴因什么而兴?红木产业可谓功不可没。然而近年来,受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红木产业出现萧条的迹象:红木制品价格下跌,各地红木家具店相继倒闭。
如何让这个传统行业重现生机?东兴市在提升红木实体店的服务和产品质量的同时,打造虚拟线上销售推广平台,以“虚实相生”之法重新定义传统行业发展路径。
东兴红木文化城由东兴市红木文化中心和百业东兴·红木文化街组成,占地200多亩,经营面积达15万平方米。在这里,满大街的牌匾和门面都重复着一个关键词:红木,店铺内的红木产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走进红木文化中心,迎面就可看到一个展板,上面有三组二维码可供扫描关注。这些二维码包括手机APP下载、微信号和公众号,由中国红木家具网联合红木文化中心开发。任何顾客或采购商都可扫描关注东兴红木文化中心微信号,诚信经营者只需提供证件和填写申请表,便可免费入驻中国红木家具网。该网与广西电视台《你好广西》栏目合作,为入驻的商家、厂家和原材料渠道商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入驻的商家进行全方位推广营销,产品广告可传播至东盟、欧美等国家,扩大红木销路。
在文化中心一家以销售手珠、饰品为主的店铺内,李姓店主告诉记者,他去年底开通了网上商城,销售业绩比实体店要好得多,靠着朋友圈的声誉,他的电商生意风生水起,每天来上班就忙着触屏“接单”,甚至有时忘记了自己还要照看商铺。
天时地利 政府扶持
造就“东兴红木”
当地边贸局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东兴是我国重要的红木进口通道,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东兴红木产业伴随着中越边境贸易和边境旅游的繁荣而发展。东兴红木家具和系列制品融入了当地少数民族和东盟国家特点,树立了“东兴红木”形象,成为我国大西南地区红木家具的龙头市场。
中国传统家具的红木原材料主要来源于越南、柬埔寨、缅甸等东盟国家,东兴作为中国连接东盟的桥头堡,材料来源丰富,包括酸枝、黄花梨、黑檀、鸡翅、红檀、乌木、香樟、沉香等多种优质材料,与其他地区相比优势明显。东兴直销经营越南等东盟国家的红木产品,因品种丰富、质优价廉,深受各地客户的喜爱。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优惠的税率让东兴红木产业占了先机,而多重优惠政策叠加,使东兴红木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素有“百年商铺”之称的东兴口岸是中国唯一兼有陆路、水路,海陆与东南亚相通的口岸。面向北部湾,背靠十万大山,海洋文化、边境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交织,让东兴形成了“上山下海又出国”的特色旅游品牌,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到来,丰富的旅游资源带动了东兴红木产业的发展,同时,红木产业的发展反作用于旅游,二者共同促进。
在借力电商和旅游拓展销路的同时,东兴市花大力气整治规范红木市场,形成诚信经营的氛围,让游客放心消费。记者在红木文化中心大门处看到,最显眼的是门前一幅巨型广告牌,“消费维权,请找12315”大字特别醒目,下面还细化为“红木辨别”“维权流程”“购物陷阱”等多个方面。文化中心外围兜一圈,所有展板宣传的都是消费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和维权手段,全部看完几乎能成为半个“红木专家”。
目前,东兴市内经营红木家具、工艺品企业322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7家),经营面积达3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1.3万人,年销售额高达30多亿元,主要产品有黄花梨、酸枝、黑檀、草花梨、鸡翅、红檀、乌木、沉香等,拥有“佳煊”、“腾跃”等10个知名品牌,年产家具8万多件。
东兴市政府大力扶持东兴红木产业,推出多项优惠政策与举措,如规划用地,建立保税仓,建设中小企业红木加工展示园区,搭建完善红木产业发展平台等利好政策,以减轻红木企业压力。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东兴的红木产业取得长足的发展。
为做大做强红木产业,东兴市拟明年开工建设红木文化产业园,占地面积1300亩,总投资30亿元,形成红木及配套产业生产加工、展示贸易、仓储物流、商务办公、文化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有望在2018年建成,预计年产值超100亿元。
第二站:边民互市贸易区
中越互市贸易红火 带动经济和旅游双赢
在东兴中越边民互市贸易区,码头上人来人往、车辆川流不息,船只往来频繁——这里每天约有600吨货物从北仑河畔的互市码头运输入境。
由于与越南芒街仅有一河之隔,东兴市具备开展边民互市贸易的便利条件,在东兴设立的中越边民互市区2009年6月开始运营,是广西批准设立25个对越互市区(点)之一,位于中越界河——北仑河东岸,占地面积约260亩,共有96间商铺,40间仓库,从事互市贸易边民超过3万人,创造相关就业岗位超7万个。在此经营的主要为越南籍自然人,经营的产品有海鲜、农副产品、副食品等。
东兴正在推进以边民互助合作社(组)方式参与互市贸易试点工作,鼓励边民利用国家政策,进口越南海产品、坚果、水果等,通过合作社将产品在东兴本地加工再进行销售,带动东兴当地产业发展。
目前东兴已成立20个边民互助组,共2000多名边民通过互市贸易方式带进商品销售给加工企业。引入加工企业,让边民成为加工企业的员工正是东兴的目标。
2012年,东兴边民互市贸易交易结算中心创建,到商铺购物的顾客只需拿着店里开的小票到结算中心付款,商铺经营主则每天下午到结算中心进行结算。该中心旨在利用东兴边贸的平台,为边民开展贸易和游客购物提供交易结算和结算款汇兑服务,拓展边贸空间和促进旅游发展。
截至去年12月,通过中心进行互市结算的两国边民达160万人次,金额约118亿元,签约越南商户459家,以往无序混乱的互市交易变得规范。
立足边贸市场,打造“中越互联网梦想小镇”
目前,东兴市共有2100余家电商企业,而像“八找网”这样立足边贸市场的本土特色电商平台,正处于异军突起之势,前景令人期待。
记者在东兴中越边民互市贸易区走访时,发现一处建筑外挂着红色横幅,写着“祝贺东兴市荣获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百佳县,广西第一”的字样。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是一家电商公司的办公所在地。走进该电商办公室,迎面是一个卡通八爪鱼的LOGO,并标注着“八找网”。
八找网(http://www.89bay.com)是广西京越通电商公司旗下B2B2C模式的、中越互联网跨境电商运营平台。“我们依托东兴互市贸易区现有运行的市场建成,是一个关于中国东兴跟越南芒街互市市场的电商化平台。”京越通公司负责人表示,“八找网”能通过独有的中越市场推广以及分销能力,实现了互联网电商、移动电商及线下体验店的融合。
东兴现有户籍人口十多万,注册边民人数一万多,可扩容的边民群体空间很大。此外,东兴拥有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可实现了两国边民互市商品交易结算的集中化、有序化,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服务。
坐拥天时地利人和,今年6月,广西电商企业抢抓机遇,“八找网”的上线可谓应运而生,相比于其他跨境电商,它将东兴市现有的互市市场资源整合,促进互市的信息化、数字化。该企业负责人介绍,“八找网”长期专注于中越互市的海鲜和农副产品,拥有的冷链物流体系有利于海鲜和农副产品的运输、储存和销售。他们的目标是推动互市贸易转型升级,打造“中越互联网梦想小镇”,真正实现兴边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