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族喃字
- ·京族习俗禁忌 京族礼仪与禁忌习俗
- ·京族群众“请戏”过大年
- ·京族哈节 京族又称“唱哈节”“唱哈”即唱歌
- ·京族起源 京族哈节起源
- ·孔学斌
- ·《海石花》京族单人舞
- ·哈节
- ·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 ·京族住在我国的什么地方?
- ·传统风俗习惯
- ·京族食新米节
- ·七旬老人杨俊亭自学改良独弦琴 免费开班授课
- ·京族经济
- ·京族后神
- ·京族人捕鱼是踩着高跷吗?
- ·京族掷木叶
- ·陈伟东
- ·京族拉大网
- ·中国唯一海洋民族京族隆重庆祝哈节
- ·京族哈节由祭祖、乡饮、社交、娱乐等组成
- ·京族拉大网捕鱼
- ·京族的丧葬习俗
- ·东兴习俗:跳天灯
- ·程万琦
- ·传统节日
- ·京族三岛中哪个岛屿居住人口最多?
- ·京族舞蹈—对唱情歌对花屐
- ·迷失在东兴——走进京族歌声与微笑
- ·京族文化艺术 京族民族曲艺 京族民族乐器
京族民族概况 京族人口分布 京族语言文字 京族风俗习惯
京族,是中国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同时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京族历史上曾被称为“安南”、“越族”,自称“京族”。1958年5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在越南,京族是主体民族,在越南的54个民族中,京族占越南总人口近90%。
京族人口分布
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下属的东兴市[1]境内,主要聚居在江平镇的“京族三岛”——巫头岛、山心岛、万尾岛以及恒望、潭吉、红坎、竹山等地区,其他一小部分京族人散居在北部湾陆地上。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京族人口数为22517人,2007年人口为2.1万人。京族在越南有广泛的分布,占越南总人口的近90%(约7800万)。
京族语言文字
京族使用京语,京语与越南语基本相同。没有文字,曾创制土俗“喃字”,京族通用广州方言和汉文。
京族风俗习惯
京族主要信仰道教、佛教,少数人信仰天主教。京族住房大多为砖瓦房,为防海风,建筑较为坚固。饮食以大米为主,食鱼虾较多,喜欢用鱼汁调味。妇女穿窄袖紧身对襟无领的短上衣,裤子长而宽大;男子上衣长及膝盖,窄袖袒胸,腰间束带。
京族民族简史
京族先民大约在16世纪初陆续从越南的涂山(今越南海防市附近)等地迁来中国的,最早迁来我国的京族先民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了。当时“京族三岛”是无人居住的荒凉小岛,他们和陆续迁来的汉族、壮族等各族人民一起开发和建设这三个岛屿。
京族地区与越南毗邻,19世纪法国侵占越南后,多次侵入中国京族地区,京族人民和当地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法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中[2],京族人民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京族经济生活
京族地区气候温热,海产丰富,除有700多种鱼之外,尤以珍珠、海马、海龙等著名。京族以渔业为主,农业为辅,属沿海渔业和农耕混合的经济文化类型。改革开放以后,京族人民发展了农业、鱼类加工业和人工养殖珍珠、海马等养殖业。
2007年,京族人均年纯收入在6000元人民币以上,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少数民族之一。